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此前,国家广电总局冬奥题材重点剧目《冰雪之名》首播圆满收官,二轮播出正在持续进行中。

《冰雪之名》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指导,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通过上下两个篇章《冰雪情缘》与《冬奥梦想》,着重展现以严振华父子为串联的“拓荒一代”与“接力一代”的两代人冰雪逐梦故事。

作为一部关注竞技体育的电视剧,剧中展现了不少专业运动训练和比赛场景,上篇花滑的唯美动人背后,是一次次的摔倒;下篇短道速滑的紧张刺激中,是细微到0.01秒的一次次的超越。

剧中上篇的故事背景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篇则已步入21世纪,剧情在描述两代人逐梦奥运,深刻勾连着当下的时代背景,映射出30余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场地紧缺、教练紧缺,严振华的冰鞋磨损了没钱买新的只能买二手,而教练和运动员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看着像素不高的录像带学习和模仿外国运动员;如今,国家已建立了从青训队到国家队的专业培训体系,有了本土培育的冠军教练,运动员们没有生活上的顾虑,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训练。

在上篇故事里,不少笔墨放在了男女主角之外的人物群像上,反映下岗潮与下海潮下的一代人。上篇的男女主角,可谓毫无“主角光环”,遇到各种失败和打击,但却不放弃的追梦——从业余体校考入专业体校,再从专业体校进入体工队,他们一路克服重重困难——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许多职业运动员的真实写照。

在拍摄筹备时,主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度采访我国第一代冬奥运动员和教练,还原出当时的境况。在中国冰雪运动起航阶段,运动员们都在简陋的条件中训练,为了一个不知道能否实现的世界冠军梦想“押”上自己的青春。

剧集对东北雪乡的诗意描绘、男女主角之间的懵懂浪漫,与体育竞技、时代变革、生活压力、家庭变故等交织叙事,让上篇呈现出独特的年代质感和社会风貌,也呈现出时代环境所带来的一种颇有些“悲壮”的底色。

剧中也展现出了体育竞技的残酷。上篇故事里,冰雪三人组中,先有练习短道速滑的唐剑因为始终克服不了心理障碍而选择放弃,后有练习双人花滑的严振华因为身体受伤选择退出,也就此放弃了自己懵懂的爱情和一直仰望的奥运梦想,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主人公的命运缩影,让观众体会到了真实的情感与泪水。

正是冰雪运动“拓荒者”们的拼搏和付出,才迎来中国冰雪运动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样一种薪火相传,串联起了上下篇故事内核,也让剧集呈现出了更深刻的内涵。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

下篇故事,发生于北京筹办冬奥会时,将重点放在了短道速滑青训队员们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上,严振华的儿子严阳,因为对短道速滑的热爱,不顾父亲的反对,继续走上了职业体育道路,为了父亲未完成的冬奥梦想继续发起冲击。

从美术影像来看,下篇的镜头色调明亮鲜艳。如今短道速滑已成为中国优势冰上项目,培育出了世界级优秀冠军运动员,也拿下了不少奖牌。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短道速滑也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运动项目之一。

剧中,严阳从初入青训队的意气风发,到降为女队陪练,最后靠着自身的拼搏努力和专业训练,重新回归男队主力,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呈现出了短道速滑这一运动项目特有的刺激和热血。

剧中严阳的房间里贴着武大靖的海报,而这一段故事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知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曾经“沦”为女队陪练的真实经历,正是主创向冰雪运动员致敬的一种方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