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首届中国当代诗歌北京论坛暨《中国当代诗歌年鉴》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一场论坛、一本书,照见中国当代诗歌之路前行的多种路径。

《中国当代诗歌年鉴》由阳光出版社出版,诗人、评论家周瑟瑟主编,全书视野开阔,体量大,收入300多位诗人300多首诗歌,梁平、龚学敏、杨献平、敬丹樱、吴小虫、杨黎等四川诗人的经典诗作在列。

据了解,周瑟瑟采取诗歌写作分类法,全书对意象写作、民间写作、当代先锋写作、人文实验写作、沉思写作、异质写作、后口语写作进行分类编选,体现了客观、独到的编选态度,年鉴试图以开放的视野梳理当代诗歌的发展史,总结不同写作的经验,给读者呈现一个看清当代诗歌写作走向的选本。

周瑟瑟表示:“《中国当代诗歌年鉴》试图将诗人分成不同的类型,这当然是编选的权宜之计,但如果每位诗人愿意客观审视自己的写作史,我这种类型分法从当代诗学研究上是可行的。中国新诗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路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是我看你的视角与你看你的视角可能不同。不论我把你归入何种类型的写作里,我无非基于三个标准:语言、精神与形象。这三个标准在我看来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评价:“《中国当代诗歌年鉴》是一部有学术性的选本,每一首诗都是经过周瑟瑟用心选出来的,这更是一部有史料价值的诗歌选本。”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表达了这样的读后感:“周瑟瑟以‘诗歌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编选,《中国当代诗歌年鉴》具有开阔的视野与清晰的编选框架,一册在手,如沐春风。”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在所有的关于诗歌的年度选本中,周瑟瑟主编的《中国当代诗歌年鉴》绝对是非常特别的一部。“它的特别性还不在于可见的体例编排、分类的特别,当然这的确是它特殊的一部分,虽然诗歌未必可分类,但这种划分的客观亦基于某种学术性的眼光,譬如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人文实验写作,它们所指向的不同的风格和精神,则是我们应该透过体例编排的现象看到的实质。一句话,此部《年鉴》是有诗史之心的。而这一点,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非凡的价值。”

当天,还举行了首届中国当代诗歌北京论坛。论坛围绕“当代诗歌的问题、经验与未来”展开讨论,鲁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臧棣,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树才、批评家徐江等进行了一场坦诚而有建设性的对话,直面当代诗歌的问题、经验与未来。

图片由阳光出版社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