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刘春华

3月2日下午,春日暖阳笼罩着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庞家村。在村里一个小地名叫马鞍山的山坡顶上,李洪权正和十几个村民一起,在地里忙着育南瓜苗,远处山脚下鱼塘边,另一拨人在忙着修堤坝铺路基……

“这段时间事情多得很,修路、育苗、明天还要出猪(当地话,卖猪的意思)……”李洪权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今年,是“85后”农学博士李洪权返乡创业第四个年头。回乡创业这几年,他建起了上千亩青花椒基地、现代化生猪养殖场、400亩鱼塘……昔日荒草丛生的山坡、人迹罕至的小河沟,焕发出勃勃生机……

返乡

庞家村稀奇事,博士返乡创业种地来了

“一米挖两个窝呢!”李洪权吩咐。“嗯呢!”旁边干活的村民应声道。

在地里干活的人,年龄都比李洪权大,干农活也是几十年了,但是他们愿意听李洪权的话。黑黑瘦瘦的李洪权,穿着打扮看起来和村民没区别,但一幅厚框眼镜又显示着他与村民们的不一样:他是正儿八经的农学博士。

李洪权在养猪场门口

在庞家村,李洪权是名人。他从小聪明,脑子灵活,学习成绩优异,是村里第一个博士。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北省农科院工作,端起了”铁饭碗“,后来又辞职到广东与同学一起创业。正当村民们都齐声赞扬这个娃儿有出息时,他居然回村里种地来了。

“戴起眼镜种地,种得来不?”虽然李洪权出生在农村,但从小没有干过农活,村民们说啥的都有。李洪权不管这些,学农业的他坚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未来最大的发展前景在农村。

养猪场

李洪权把“下海”积攒到的数百万元全部投进了农业发展,与村民们一起成立了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种植起2000余亩青花椒,又建起了年出栏规模5000头的现代化养猪场,还依托村里原有的小河沟建起400亩鱼塘……

鱼塘一角

这几年,在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周边168户农户735名农民脱贫致富,其中包含已脱贫户65户。当地的村民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笔土地流转费,平时还可以在花椒基地、养猪场打工赚取工资。

村民们逐渐信服李洪权,不再质疑他会不会种地,而是希望他带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变化

技术理念都不同,返乡种地还发明了专利

3月2日下午,四川在线记者来到马鞍山坡顶,走进青花椒地里,看见一个黄色灯,灯罩里面有一些死掉的小虫子。这是李洪权设置的灭虫装置,这种装置利用高压电自动灭虫,替代了传统的农药杀虫。

作为农学博士,李洪权的专业知识在种地时派上了大用场。他自己研置用于青花椒灌溉的浇水系统,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还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获得了国家专利。

传统的栽种方法,也被李洪权掌握的现代农业技术替代。以前,在当地种植青花椒都不修枝,有人看见李洪权为青花椒修枝,觉得浪费,“剪了枝条不是降低花椒产量吗?”后来花椒收获,人们发现李洪权的花椒产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于是便也学着他的样子为花椒树修枝了。

花椒基地一角 卓峻帆/摄

2021年,李洪权修建的现代化养猪场投入运行。在这个猪场里,夏天温度高了水帘会自动启动降温,冬天气温低了地暖会自动运行升温,还有探头通过对猪尿气味数据监测分析,自动启动通风设备……

养猪场还通过干湿分离,干粪和尿液分别发酵回到花椒树基地进行灌溉。花椒树下种植鱼草,减少养鱼时饲料的投放,实现种养循环。这一点让李洪权的老父亲特别佩服,老人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自己了一辈子猪,最愁的就是猪粪的处理,现在这个问题让儿子解决了,不仅没有污染环境,还一点不浪费。

“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人才最重要。当下农村最需要的,就是李洪权这样有知识有干劲的专业人才。”达州市达川区农经站副站长周文全说。

对话

回乡创业不能盲目,要有长期准备

四川在线:你已经走出农村,为什么又回到农村?

李洪权:我出生在农村,对农业有感情,对土地有感情。从近年发展来看,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农村发展和赚钱的机会都是很大的。当然,陪伴父母,也是我想要的。我的父亲是一个盲人,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这些,都是我下定决心回来的原因。

四川在线:在一般人看来,如果你去搞科研,也许会更加”光宗耀祖“。

李洪权:我理解的”光宗耀祖“和别人理解的可能不一样。我觉得回到家乡,做一些事情,人家一提到这个人的名字,觉得这个人不错,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不管你在外面做了多大的事情,如果没有为家乡做点事情,我个人认为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四川在线:这几年村里有什么变化?

李洪权:我回来时,你现在看到的花椒基地全是茅草,鱼塘以前就是一个小河沟,都没有人走到这些地方来,村里也没有产业路。现在你看,村里的荒地都得到开发和利用,村里有将近5公里生产路,全部是硬化了的。以前村民都不得到河沟这边来(现在扩建成了鱼塘)散步,现有路也有了,产业也有了,大家也愿意到这里来散步耍了。

四川在线:有网友认为博士回乡创业是”知识浪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李洪权: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科研机构,也不一定能创造出新东西。现在越来越多有知识的人愿意回到农村扎根,山东省就有博士回乡种番茄,前几天我去渠县,也看到有博士回村。人的价值体现角度是不一样的,回到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他人,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川在线:这几年创业,你感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李洪权:资金就不说了,因为资金困难是创业通病,创业者都会遇到。我感觉最难的还是人,找不到人来做活路。现在地里劳动的人,平均年龄60多岁。你想找一个年轻的人来帮你写东西都比较难。

四川在线:对打算回农村创业的人,有什么建议?

李洪权:回来在农村做事情,心态要好,不要太在乎别人说什么。这个事情适不适合自己干,要自己去了解体会,不能盲从。一旦盲从,就会对不起很多人,比如家人和跟着你一起干的家乡人。搞农业,三两年不一定见效。可以问一问自己,能不能熬住五年,如果熬不住,建议不要回来做农业。再一个,在农村创业,心要静,要踏踏实实做事,我觉得农村做好了,条件不一定比外面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