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4月12日晚,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落幕。随着竞赛的结束,各项数据也逐渐出炉,透过这些数据,我们能一探本届“挑战杯”的发展与进步。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幕。 团省委供图

42所高校获得本届赛事“优胜杯”

经过终审的激烈角逐,来自科研院所、研究机构、高新企业等领域专家评委针对内地作品,评出特等奖作品49件、一等奖作品109件、二等奖作品320件、三等奖作品755件。为鼓励持续创新和作品孵化,本届竞赛还评出累进创新奖作品19件。

为增强赛事的参与度,竞赛还评出省级优秀组织奖20个,高校优秀组织奖249个,省级进步显著奖5个,校级进步显著奖15个。浙江大学等42所高校获得本届赛事“优胜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本届赛事最高奖项“挑战杯”。

首创“1+3”赛事架构

本届竞赛搭建了“1+3”赛事架构,在延续往年主体赛的同时,首次推出红色专项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其中,红色专项活动吸引全国1292所高校参与,1.7万多个青年学子重走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红色专项作品线上展播获得点播数40.5万次、转发数60.1万次、评论数23.6万条。

“揭榜挂帅”专项赛实现青年学子科创能力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吸引来自全国23个省份、115个高校的1311名大学生参赛,项目覆盖量子信息、3D打印钛合金材料、国产化网络信息安全等“卡脖子”技术难题或传统基础行业领域。

“黑科技”专项赛鼓励学生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萌生新想法、创造新作品,打造集聚广大学生青春创意的新潮“科创趴”,吸引全国468所高校参与。

参赛高校数、辐射带动学生数创新高

本次竞赛累计2500多所高校的2.2万件作品参赛,参赛高校数、辐射带动学生数创历史新高。其中,特等奖覆盖18个省份,中西部省份获奖数大幅增加,一般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参与热情大幅提升,赛事“群众性”不断提升。

记者梳理发现,本届“挑战杯”竞赛主体赛49件特等奖作品,大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三号”高效超长航时无人滞空平台》项目针对大面积区域持久巡查等场景的迫切需求展开超长航时无人滞空平台的设计研发,研究成果创造两项国际航空联合会认证的航时世界纪录;四川大学《心相瓣—基于自由基聚合交联的可预装人工主动脉瓣》团队通过多技术融合解决了现有人工瓣膜材料存在的缺陷,新研发人工瓣膜使用寿命大幅提升,产品成本大幅降低;南开大学《中国市场营商环境调查与优化——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4年4000余份调研问卷的分析》项目连续4年累计调查4000多家义乌小商品市场企业,学术成果供全国5省10余个政府部门、协会、商会组织采纳落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