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小区居民用了将近1.8万吨自来水,污水排放量将近1.5万吨,处于‘用水平衡’标准区间。”日前,在新东名苑小区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平台前,萧山区新街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韩灿华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介绍。

近年来,新街街道借力数字化,找准“小切口”,打造管用实用的场景应用,不断推进治水革新,创新推出了“神经末梢”治水模式。

去年11月,新东名苑小区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在小区雨水、污水管总出口等区域安装了水位计、电导率、流量计等传感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测地下管网水位等实时数据。

“以前,小区污水跑、冒、滴、漏的具体情况是我们的‘盲区’,现在有了这套可视化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雨污管网的‘健康情况’,一旦超出标准区间,系统会自动预警,第一时间通知责任人排查污水管网是否渗漏、雨污管是否混流等。”韩灿华说,上线近14个月,该平台已累计发出200余次警告,绝大多数是常水位数值调整期间发出的异常警告。

从监控发现异常发出警报,到通过视频研判问题及修复,再到恢复常态监控,污水零直排智慧监控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韩灿华说,相比前端管网、处理厂建设等大项目,“神经末梢”级的治水智慧场景应用成本低、效用高,更实用、更好用、更管用。

在新街,“神经末梢”级的智慧治水场景已应用到多个领域。

从城市小区污水零直排到农村污水处理终端,从城乡污水提升泵站到乡村沟渠调配水,都能看到“流量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等智慧应用。

作为中国花木之乡,新街花木种植面积达数千亩。老百姓对沟渠用水、排水需求量大、时效性要求高。去年,利用移动数字技术,盛乐村试水上线沟渠小微水体自动调配水控制系统,因地制宜改装雨量感应计、水位传感器等设备。

“哪条沟渠要灌溉,只要打开手机小程序,就能远程放水,还能根据设定数值自动切断配水状态,既节约了电能消耗,还压缩了管理环节,这样种花木,太省心了。”当地村民对这套“配水神器”好评不断。据了解,目前街道近80%的村已具备自动调配水的“本领”,相关经验也已推广至周边镇街。

目前,新街全域8个污水提升泵站(井)中,有3个完成远程监管数字化改造,可实时掌握污水排放量,实现污水输送控量调剂,杜绝了无序输送的晴天污水满溢现象。

接下来,可视化智慧治水系统将逐步覆盖到街道辖区内更多小区及公建单位。另外,5个污水提升泵站(井)有望于下月启动改造。(周少燕 冯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