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委书记杨智锋:

高铁将为潼侨发展按下“快进键”

赣深高铁仲恺站位于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附,这将给潼侨带来哪些机遇?当地有哪些计划借机实现更大的发展?日,南方日报记者围绕这些话题专访了潼侨镇委书记杨智锋。

南方日报:潼侨目前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短板?

杨智锋:经过多年的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潼侨的支柱产业。潼侨镇按照仲恺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部署,正在积极引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上半年潼侨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1亿元,同比增长38%。1到7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3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同比增长73.2%。可以说发展比较快,但总的来说短板也比较明显。比如,工业园区效益低、产业聚集规模较小,“一业独大”现象仍然存在,龙头企业未能带动产业全链条集聚。

南方日报:潼侨的外出通道主要有哪些?总体上是否快速通畅?有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杨智锋:主要有S120省道穿境而过。年来通过路网规划对新华大道、侨光路、环侨路等镇内主干道进行提标升级,进一步连通了S357省道。同时,依托莲塘大道、惠桥快线等道路接驳了河惠莞高速及武深高速,交通出行更加便利。

由于年来外来人口和车辆持有量增加,加上部分路段未全程接通,总体上还是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接下来,潼侨会利用赣深高铁仲恺站周边的交通路网规划,全线对接潼湖生态智慧区的路网建设,积极融入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和仲恺高新区“一环八射”快速路网总体布局规划,届时整个潼侨的交通条件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南方日报:赣深高铁在潼侨附设有仲恺站,今年底将通车。你认为它将给潼侨带来什么影响?请介绍潼侨如何借助这一重大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杨智锋:相信随着赣深高铁的通车,潼侨镇将按下发展的“快进键”,形成对外路网连通、城乡公路快连的大交通格局。

赣深高铁仲恺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包含“一纵三横一环路四匝道”,对潼侨镇而言是构筑起“外联内畅”大交通格局的重要机遇。交通效率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潼侨承接深莞等周边城市的人才、产业等优质资源,促进商贸服务、旅游、物流服务行业发展,拓展创业就业空间,进而辐射带动潼侨周边形成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商贸服务区。也就是说,今后第三产业可能会迎来一个较大的发展。

潼侨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吸引深圳产业外溢,重点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市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的交流合作。同时,为往返深惠和莞惠之间的企业员工提供工作和生活便利,解决企业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难题,加快提升企业的创新水

南方日报:高铁通车以后,潼侨到深圳更方便了,北上往江西方向也方便。如何避免潼侨遭遇“虹吸效应”?镇里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考虑?

杨智锋: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实现一体化发展。潼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内功练好,要把自身产业做大、做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

接下来,潼侨将按照市委、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实现营商环境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管理。并聚焦协调解决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开启“上门式”宣传模式,第一时间给辖区内企业项目带来利好政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力争为全镇企业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

■观察眼

抢抓机遇推动惠深协同发展

年来,惠州一直在号召对标深圳和融入深圳都市圈。无疑,年底通车的赣深高铁将大大促进这一进程,为惠州发展带来空前的重大机遇。

从区位来看,惠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是连通湾区和粤东地区的枢纽。而且,它和深圳这个创新之都相邻,西接东莞这个制造高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这个优势似乎还差“一把火”,那就是更便捷的一体化交通对接体系。

摊开地图看,惠州和深圳、广州、东莞似乎有不少道路相连。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惠州缺乏直连广深等核心城市的快速通道,现有的几条高速多是过境惠州,没有在惠州的中心区域和这些城市之间形成快速直达的大通道。为此,惠州希望通过建设“丰”字交通主框架等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赣深高铁的建设,则为惠州快速直连深圳提供了另一个有效方案。按照规划,赣深高铁在惠州设有博罗北站、惠州北站和仲恺站。并且,惠州北站和仲恺站都可通过联络线与广汕高铁相接。一旦年底通车,惠州到深圳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这无疑将激活惠州的大交通网络,大大压缩两地的时空距离,为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比如,深圳和惠州有大量企业在两地都有业务,有的员工甚至每周都要频繁往来两地。以后,借助赣深高铁,两地在一部分区域几乎可以实现同城化出行。大量企业人士就可以坐上高铁在两地顺利地工作、生活,这对于员工队伍的稳定,以及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实,更大的作用可能体现在创新创业生态的打造方面。深圳作为创新之都,拥有大量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高铁的通车可以促进深圳的人才、技术、资本等市场资源加速流入惠州。当然,由于两地的相对优势各不相同,产业互补也比较强,今后有望形成更加高效的产业协同创新格局。这对于两地的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惠州尤其重要。

惠州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遇,结合赣深高铁及其他高铁线的布局,对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园等做通盘的谋划,以充分发挥高铁的优势,为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的城市能级。(●采写:刘光明宝韩庆鹏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