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D)的发生率日渐升高,对于抗真菌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可用的全身性抗真菌药物仅有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和唑类。本文将分别阐述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解析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以期为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棘白霉素


(资料图片)

作用机制:抑制β-1,3-葡聚糖合成,损伤细胞膜通透性

适应症:棘白霉素类作为伴/不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及多种侵袭性念珠菌病(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腹腔内念珠菌感染等)的初始治疗方案。所有用于治疗的棘白菌素都表现出较差的肠道吸收,因此只能静脉输注

两性霉素B(AMB)及其脂质制剂

作用机制:结合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损伤细胞膜通透性

适应症:AMB及其脂质制剂对曲霉菌、毛霉菌、隐球菌和念珠菌均具有杀菌活性,多项指南推荐其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输注反应(寒战、僵硬、发热、低血压或高血压、缺氧、恶心呕吐,偶见室颤)、肾损伤和低钾血症是AMB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脂质制剂的开发,药物不良反应得到部分改善(如肾毒性的发生率约为传统剂型的一半),但仍不可避免。

唑类抗真菌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稳定性。

适应症:抗菌谱广,对多种真菌感染有效,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临床上常用的有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常用于毛霉菌、曲霉菌和念珠菌的预防或治疗。

其中伏立康唑为治疗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us,IA)的一线药物,亦常用于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感染。其他的效用上,还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是一款抗菌消炎用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