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清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日向孙女士颁发了非营利“办学许可证”。至此,历时1个多月的德清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

“今年5月,我和几个朋友合伙办了一家营利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孙女士告诉记者,想不到,刚办不久,就遇到“双减”政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孙女士对营利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营转非”。

据了解,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德清县民政局配合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按照相关要求,有序推进营利培训机构申请成立非营利培训机构的登记工作。

为了便于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开展,德清县建立了从县市场监管局窗口注销,到县教育局窗口转办学许可证,再到县民政局窗口登记成立,从而实行转登“一件事”的联办机制,实行“集中办公,联合受理、集成服务”。三部门多次协调整合,优化流程,指导集中办理,极大地缩短了“营转非”办理时间。

通过调查摸底,此前,德清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营利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7家。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和政策宣传,其中6家教培机构向民政部门提交了“营转非”意向书。

“‘营转非’意味着培训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按时参加年度检查,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通过“营转非”登记后,可以打消教培机构老师、学生及家长此前的众多顾虑,能专心、纯粹地为学生提供语文、数学等学科培训。

据介绍,截至目前,德清县已拥有民办非企业校外培训机构52家,涉及学科类的培训机构35家、艺术类3家,兼具学科与艺术1家、职业技能类13家。通过规范管理,各校外培训机构将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投身教育事业,为社会提供服务。(记者陆志松通讯员钱江)

推荐内容